高功率开关模式电源(SMPS):应用领域与设计

设计高功率开关模式电源(SMPS)需谨慎选择拓扑结构,并密切关注元件选型、冷却系统设计等关键因素。这类电源的输出功率覆盖范围极广,从不足 1 瓦到数千瓦不等。除设计考量外,工程师还需紧跟不断更新的能效标准,并遵守各类相关法规要求。

高功率 SMPS 市场与应用领域概述

高功率输出电源在医疗工业交通汽车等多个行业的各类应用中不可或缺。

在医疗应用领域,由于该领域对风险的高度规避特性,电源必须满足极高的安全、电磁兼容(EMC)和可靠性标准。医疗级电源及医疗设备的设计需符合 IEC 60601-1 安全标准与 IEC 60601-1-2 电磁兼容标准,这些标准直接影响设备的内部设计。与商用级设备相比,医疗设备通常需要更长的开发周期、更全面的供应商支持,且使用寿命要求更高。因此,这类电源需要供应商提供长达数年的持续支持服务。

高功率医疗应用领域包括:

  • 手术台
  • 电动病床
  • 诊断或生物实验室设施
  • 测试或测量系统
  • 便携式血液透析机
  • 呼吸设备(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设备等)
  • 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扫描仪
  • 激光设备

工业领域是高功率应用的另一重要场景。工业用 DC/DC和 AC/DC电源是现代自动化工厂的核心组成部分。
常见应用实例包括:
RECOM 的工业级电源
图 1:RECOM 丰富的工业级电源产品组合精选
  •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系统
  • 车床及其他工业机械
  • 物料搬运设备
  • 焊接机
  • 电加热器与工业烤箱
  • 工业机器人
  • 测试与测量设备


工业级电源需在宽泛的温度、湿度范围及冲击 / 振动环境下稳定运行,同时还要应对短路和输入电压浪涌等情况。许多工业级电源配备高速数据与控制总线接口,可无缝集成到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中。这类隔离式 DC/DC 电源能确保容错运行、缓解接地环路问题、实现子系统隔离,并提升操作人员安全性。

铁路应用领域

铁路应用领域的 DC/DC 和 AC/DC 电源即便在高温、严寒、冲击、振动等极端条件下,也需具备长期稳定的性能。对于铁路工程及轨道车辆而言,符合 EN 50155 标准至关重要。该标准对输入电压范围、电气隔离、工作温度、抗冲击振动能力、耐湿度性能、电磁兼容表现、可靠性及预期使用寿命等方面均制定了严格要求。

铁路领域的核心应用包括:

  • 铁路轨道车辆
  • 车载及轨旁系统
  • 高压电池供电系统
  • 分布式供电架构


电动汽车(EV)应用领域

电动汽车(EV)的快速普及,推动了对支持 EV 充电基础设施的先进电源的需求激增。消费者对更大电池容量和更快充电速度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电池工作电压从 400V 向 800V 升级。这一变革为高功率充电解决方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典型的 EV 家用充电系统

图 2:典型的 EV 家用充电系统

高功率 EV 充电器的设计因安装位置和终端用户需求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充电功率跨度极大,从电动滑板车等小型应用的 2kW 以下,到大型车队及工程车辆充电的 1MW(兆瓦)不等。大多数 EV 充电器为单向设计,因为车辆搭载的车载充电器(OBC)通常不支持双向功率传输。然而,配备可直接接入高压电池的 DC 充电接口的 EV,可作为能源存储系统(ESS)使用。这一功能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包括:

  • 车辆到家庭(V2H)供电
  • 车辆到电网(V2G)调峰
  • 车辆到车辆(V2V)充电或为其他 EV 应急启动

尽管 EV 充电生态系统有望向双向拓扑结构转型,但要实现广泛应用,仍需解决诸多法规与技术层面的关键挑战。

辅助电源需求

AC/DC 辅助电源需满足 EV 充电器的效率与性能要求。这类系统常部署在过电压类别 III(OVC III)环境中,需承受电压骤降、浪涌及瞬变(如雷击引发的现象)。环境因素也会带来挑战,因为充电器常安装在潮湿、多尘或脏乱的车库等恶劣环境中。此外,可用的交流供电电压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三相 480VAC 或 277VAC 等。为确保可靠性,即便在这些严苛条件下,辅助 AC/DC 模块及内部开关稳压器DC/DC 转换器也必须实现稳定的电压转换与隔离。

高功率 SMPS 应用的设计考量因素

由于开关模式电源(SMPS)在效率和功率密度方面的显著优势,在高功率应用中,其普及率远高于线性电源设计。不同的 DC/DC 转换器拓扑结构在性能与成本上呈现出不同的组合特性。低功率应用通常偏好反激式或正激式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拓扑;而高功率应用则以效率和性能为首要目标,这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与更复杂的结构。高功率 DC/DC 转换器设计中广泛应用的四种拓扑结构为:半桥、全桥、双晶体管推挽式及谐振型 LLC 转换器。

半桥与全桥转换器

半桥拓扑基于正激式转换器设计,可扩展至更高功率等级。尽管其元件数量较少,在 230VAC 及功率因数校正(PFC)应用中成本优势明显,但存在一定局限性。为防止桥臂直通电流,开关周期之间需设置死区时间,这导致占空比降至约 45%。此外,该设计中的变压器在每个周期仅承受一半输入电压,因此体积更大。

全桥转换器通过采用四个开关管,使变压器原边在每个周期都能承受完整输入电压,从而克服了半桥设计的局限性。尽管其定时电路更复杂,且需要两个隔离式高侧驱动器,但该设计可实现接近 50% 的占空比,大幅提升效率并降低开关损耗。在高功率应用中,额外增加的元件成本相对可控。

半桥与全桥拓扑结构

图 3:半桥与全桥拓扑结构

谐振型 LLC 转换器

谐振型 LLC 转换器因常能实现 90% 以上的高效率,在高功率应用中备受青睐。该拓扑通过零电压开关(ZVS)技术,即便在空载条件下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开关损耗。对于 EV 高速充电器等输入电压范围宽、对效率和性能要求高的应用,LLC 转换器尤为适用。不过,其复杂度和成本较高,这是不容忽视的缺点。

半桥 LLC 转换器

图 4:半桥 LLC 转换器

双向 EV 充电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思路。单向车载充电器(OBC)通常采用 LLC 谐振型转换器,但该设计仅限单向运行。对于双向充电,DC-DC 阶段更适合采用 CLLC 谐振型转换器。这种拓扑兼具高效率和宽输出电压范围,可同时支持充电与放电模式,是先进 EV 应用的理想选择。拓扑结构的选择需根据应用的具体性能与成本需求确定。更多关于这些拓扑及其最佳应用场景的详细信息,可参考 RECOM 的《AC/DC 与 DC/DC 设计知识手册》

AC/DC 转换器:大功率设计考量

低功率 AC/DC 设计通常可依赖简单的二极管桥式整流器。然而,大功率设计需要功率因数校正(PFC)输入级,以满足电磁兼容性(EMC)法规要求。PFC 级可与 DC/DC 级集成为单个单元,或在模块化设计中作为独立的前端实现。

三相维也纳整流器拓扑结构

对于更高功率的 AC/DC 转换器,三相 PFC 拓扑结构(如维也纳整流器,图 5)具有显著优势。这种有源三电平拓扑结构通过采用电容分压器将供电电压减半,降低了晶体管的高开关电压应力。通过将输入二极管部分或全部替换为同步开关晶体管,可进一步提升能效。有关 AC/DC 转换器设计的更多信息,请参阅 RECOM 上述的《AC/DC 和 DC/DC 知识手册》。

三相维也纳整流器拓扑结构 PFC

图 5:三相维也纳整流器拓扑结构 PFC

冷却系统设计

无论对于 AC/DC 还是 DC/DC 系统,工作温度都是电源设计中的关键考量因素。温度对半导体的可靠性影响显著,温度每升高 10°C,故障率就会翻倍。因此,管理和散发多余热量是设计人员的首要任务。尽管现代大功率系统的能效通常超过 90%,但有效的热管理仍然至关重要。

冷却技术

AC/DC 和 DC/DC 电源最常用的冷却方法包括传导冷却、对流冷却、强制风冷和液体冷却。每种方法在温度管理和提升系统能效方面都具有独特优势。

  • 传导冷却:通过高温元件与低温表面的直接接触实现热传递。许多 DC/DC 转换器采用平面设计,可直接安装在外部散热器或冷板上,实现高效散热。
  • 对流冷却:利用环绕设备的自然气流(低密度流体)带走热量。若环境空气温度在规定范围内低于设备温度,对流冷却效果显著。许多电源设备的额定值正是基于此类自然对流冷却条件制定。
  • 强制风冷:通过风扇使空气在电源周围或设备外壳内循环流动。这种技术能增强散热效果,支持更高的功率密度。需强制风冷的电源通常会明确标注维持额定输出所需的最小风量。
  • 液体冷却:通过循环流体实现散热。该方式无需风扇,噪音极低,且能支持更高的功率密度。其核心优势在于可精准冷却特定热点,无需依赖体积庞大的内部散热器。

碳化硅:高功率设计的新兴趋势

高功率系统将效率置于成本与复杂度之上,这一需求推动了该领域的诸多技术创新。宽带隙半导体(尤其是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正逐渐取代传统硅基器件(如硅 MOSFET 和 IGBT),在高功率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碳化硅技术更为成熟,凭借其高临界电场强度、高电子迁移率、高导热系数及 300℃的高熔点等独特特性,已实现大规模应用。这些特性使碳化硅器件具备极低的导通电阻(R (DS) on),从而减少开关损耗与传导损耗,非常适合高电流应用场景。

碳化硅在 DC/DC 设计中的优势

在 DC/DC 转换器中,碳化硅器件可实现更高的开关频率,从而提升功率密度并减小磁性元件体积。其卓越的效率能最大限度降低开关损耗,而出色的耐热性可简化热管理设计,缩短开发时间并降低成本。

碳化硅在 AC/DC 设计中的优势

在 AC/DC 转换器中,碳化硅技术用效率更高的图腾柱 PFC 架构取代了传统的 PFC 升压拓扑结构。通过取消耗能的二极管桥,仅通过两个半导体器件实现传导路径,从而提高了能效,并支持更高的开关频率。历史上,由于硅 MOSFET 的体二极管限制,图腾柱 PFC 在低功率设计中仅限于断续导电模式(DCM)运行,而碳化硅 MOSFET 则支持连续导电模式(CCM)运行。这一进步带来了更高的能效、更低的电磁干扰(EMI)和更高的功率密度。

碳化硅 MOSFET 与 IGBT 的对比

碳化硅 MOSFET 相较于 IGBT 也具有显著优势。IGBT 由于缺乏体二极管,需要超快续流二极管,且其最大开关频率限制在约 20kHz。这一限制导致其磁性元件和无源元件相较于碳化硅基设计更大、更重。相比之下,碳化硅器件开关频率更高,整体能效更优,是大功率应用的理想选择。

RECOM 标准大功率产品系列

RECOM 提供广泛的大功率产品,专为上述不同市场量身定制。这些解决方案满足医疗、工业、铁路和电动汽车应用的特定需求。

医疗应用

RECOM 的模块化 REM 和 RACM 系列转换器提供全面的合规解决方案,可缩短设计周期、简化认证流程并加快产品上市时间。这些医疗级 DC/DC 和 AC/DC 电源具有以下特点:

  • 加强绝缘,具备双重患者保护(2MOPP)
  • 低泄漏电流(BF 和 CF 等级)
  •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超过 8 毫米

这些特性确保产品符合严苛的 ES/IEC/EN 60601-1 第三版医疗安全标准,提供超越功能隔离的额外保护。

工业应用

RECOM 拥有业界最丰富的工业级电源产品组合,涵盖超过 25,000 种标准产品。这些高性价比、安全认证且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解决方案功率范围高达 10kW,隔离电压等级从 1kVDC 到 5kVAC 不等。RECOM 的工业电源提供多种封装形式,专为满足各类工业环境的需求而设计。

铁路应用

针对铁路系统,RECOM 提供符合铁路标准的高可靠性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

  • 带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三相交流输入电池充电器(如 RMOC3200 和 RMOC5000 系列),支持级联配置,功率可达 20kW
  • RMOC3200 系列,直流输入能力高达 800V
  • 输出电压选项范围从 24V 额定值到 110V 额定值(包括 36V、48V、72V 和 96V 等中间值)

此外,RECOM 还为车载和轨旁铁路应用提供 DC/DC 和 DC/AC 电源。

电动汽车充电应用

RECOM 的电动汽车产品组合包括适用于高端栅极驱动器的多种隔离式 DC/DC 转换器,以及符合 III 类过压(OVCIII)标准的辅助电源 AC/DC 转换器。RECOM 电源系统(RPS)通过全定制解决方案扩展了这些能力,例如:

  • 适用于移动和固定应用的电池充电器、均衡器和调节器
  • 单相或三相输入配置,输出可定制高达 20kW 或更高功率
  • 用于能量回收应用的双向设计

所有产品均配备全面的保护、监控和智能控制接口,确保可靠运行。

RECOM 定制大功率设计能力

RPS 专注于定制化大功率解决方案,提供专为各类应用量身打造的即插即用产品。无论输入是燃料电池的高压直流电源,还是单相 / 三相交流电源,RECOM 电源解决方案都能实现卓越的功率密度和能效。RECOM 为自动化、医疗工程、交通和通用工业等多个行业提供适用于固定和移动安装的解决方案。这些设计具备以下特点:

  • 一流的功能和可靠性
  • 极长的使用寿命
  • 交流输入有源功率因数校正(PFC)和直流输入过压保护
  • 最新的开关拓扑结构和数字控制功能

平台解决方案

RECOM 开发基于平台的设计,以实现出色的性价比和更短的产品上市时间。这些平台可快速修改以满足客户的独特需求,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解决方案。主要平台特性包括:

  • 直流输出选项:12V、24V、36V、48V、110V、500VDC,或根据要求提供定制电压
  • 高能效和紧凑的封装形式
  • 可级联功率能力,支持 n+1 冗余
  • 标准、改性标准和全定制设计选项
  • 数字控制和监控接口(如 PM-Bus)

大功率 PFC 级

RECOM 还提供额定功率高达 4kW 的模块化大功率 PFC 级。这些 PFC 前端的功率因数超过 0.95,典型能效达 92%,非常适合严苛的应用场景。

为何选择 RECOM 的大功率应用解决方案

RECOM 提供全面的大功率电源系列,可满足各类 AC/DC、DC/DC 和 DC/AC 需求。这些解决方案包括标准产品和全定制选项,以满足特定应用需求。下表总结了 RECOM 标准和定制化大功率产品的核心能力。

特性 规格参数
功率(W) 最高 50,000W(模块级联可达 20,000W)
隔离特性 隔离式或非隔离式
输出路数 单路或多路输出
输入电压(Vin) 20–264V(单相交流)、200–600V(三相交流)、200–2500V(直流)
输出电压(Vout) 低压或 > 1kV
隔离电压 最高 6kV
连接方式 螺钉端子、笼式弹簧夹,可根据要求提供定制选项
机械形式 开放式框架、底盘安装式、封闭式或 19 英寸机架式
认证 CE、EN 55024、EN 55032、EN 62368、UL 60950-1、EN 50155
工作温度 最低:-40°C/-50°C,最高:70°C/85°C
保护功能 过流保护(OCP)、过温保护(OTP)、过压保护(OVP)、短路保护(SCP)
输出调节 通过可调微调引脚调节输出电压
接口 I²C、以太网、CAN 等
指令合规 REACH、RoHS 2+(10/10)、WEEE
质保期 3 年
稳压特性 稳压型

RECOM 的丰富产品线专为满足广泛市场领域和应用的需求而设计。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浏览我们的标准产品系列,或下载白皮书、参考设计、应用笔记、报告和安全标准文档等资源。

如果您正在考虑定制项目,欢迎联系我们的工程团队,获取为您的独特需求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